疫情之下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?

2020-03-28

2020年鼠年开端,我国经历了继非典以来又一波疫情考验,商铺关门,封城守关,人们蛰居简出,国内整体经济形势成下滑趋势。一场疫情考验了中国的GDP,也考验了广大经营者的经营能力。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生活,政府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保证民生,既要考虑疫情发展,又需结合百姓生活所需。可谓子母相权,利弊相衡。

基于广大人民群众强大的购买需求,很多商家蠢蠢欲动,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都表现出了“半隐半藏”的销售热情,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订单,商家只得承诺半个月以后发货,甚至把一个月后的订单都推出去了。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看出,疫情之下供需关系竟然起了微小的变化。

就以疫情之下杀出来的这匹黑马为例,谁都没有想到平时只有几毛钱一枚的口罩身价净一下子翻了十几倍,原材料翻了几十倍。即便这样市场仍是一罩难求的状态。线下药店纷纷贴出了告示,酒精、口罩无货!线上电商平台委婉些,打出了:“亲!商品已售罄,可以点击关注哦”类似于这样的标语。如果说口罩是疫情期间的刚需商品平时产量不多,一货难求也是正常,那么可以关注下目前各类商品的流通数量是否也有所锐减。

除了吃喝用度这些刚需的商品被秒光以外,很多的传统零售业也经历着这样的问题。就以服装为例,企业相继关店、大面积缺席国际时装周、工厂停产等诸多因素,制约了未来3-6个月的市场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。截止2月3日,优衣库在华关店数量已经达到130家,优衣库在截止去年十二月底的时间里,在华拥有门店共计750家。这也只是服装市场上的一个案例而已,具体的关店数量还有待分析。

很多的人都把目光聚集在无人逛店的才导致销售下滑的窘境上,是否考量过疫情过后消费者会释放的强大的购买需求呢?在供需关系上,商家一直持被动状态,饱受有货无售的痛苦。或许疫情之下,消费者同样经受着需求无法得到释放的窘境。宅在家里一货难求,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各种渠道多元化挑货的消费者来说,无疑也是痛苦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消费者有购买需求,商家有销售意愿,少在那个环节上了呢?

细细想来,真正缺少的是流通渠道,实体店铺的销售渠道较窄,大多依赖于线下的进店人数形成的转换率,当前店铺关门消费者如何进店消费呢?一些实体商家经历了短暂的消沉以后,纷纷投入了部分成本开辟了线上销售的渠道。想尽办法创建无接触购物的条件。有发微信朋友圈,把每个单品都电子化加上了二维码的,还有一些加入了直播大军,搞起了线上店铺直播,将原有的会员经营起来。通过这些手段确实有了些成效,也证实了由被动销售向主动销售进军的路是漫长的,需要不断摸索的。

试问这些即可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吗?显然还是远远不够多的。众所周知,销售一直是伴随着需求的,这是永恒的定律。消费者除了购物的需求是否还存在其他需求呢?我们将消费者完全和货品连接起来,那么就变成了直线关系,这是二选一的问题,买还是不买很快就决定了。消费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,为什么哪些特色小吃都集中在特色商业街内才会生意火爆,而经营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销量反而不尽人意呢?因为商业街内有能满足逛吃逛吃的条件。这也说明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。

实体商家同理,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货品的需求,还需满足对于逛店的需求才能先于市场动向进军,逆向思维才能激活当前的市场需求,占领“卖方市场”卖的先机条件。结合目前市面上的种种服务于线下实体的产品,均没有打破这一僵局,实景销售不断的被虚拟化,VR、智慧门店、小程序等,均有不同板块的缺失,无法真正打通线上线下售卖通道。将实体店的优势丢掉,淹没在所有以“货”为代表的电商大军中。将店铺搬到线上,形成可视化直观化,实时互动的高度还原线下的售卖行为,来满足消费者综合需求,通过疫情抢占市场先机,让店等人演变成人找店才是王道。

继电子商务之后的又一黑马-----【织网共享】物联商务近日在实体市场上非常活跃,还打出了在家逛商场的口号,笔者近日亲自体验了一把,果然称得上是【在家逛商场】,体验感优良。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一键进到商场大厅,全实景的效果让商场一目了然。在线就可以一层层的逛,还可以选择想要逛的品牌店铺,或者随意进到一家实时店铺,可以看到店内的所有场景,手势放大缩小店内画面。喜欢的商品可以呼叫导购介绍,是一对一的服务,就像线下进店和导购询问商品细节是一样的,遇到喜欢的商品拿不定主意时,还可以邀请好朋友过来一起参谋。十分方便快捷。既可以满足逛的需求,还可以满足购的欲望,比单一的看直播主动的多,也比图片更直观,逛店的体验感十足。

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,无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,商家还是消费者,需求始终贯穿整个销与购的全过程,只有多元化掌控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,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。

(发布时间:2020-03-11)

Document